很多人對去年吳江地區全部印染廠、噴水織機廠停產的事情還歷歷在目。由于當地環保部門在江、浙、滬交界的太浦河飲用水源地檢測到銻超標,之后采取“果斷”行為,致使整個行業陷入恐慌。為此,東華大學教授奚旦立在發表《印染行業銻污染對策和思考》時指出,紡織印染行業銻的來源主要是聚酯合成: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合成時用300~500ppm三氧化二銻、醋酸銻或乙二醇銻作為催化劑;3年前染整加工使用的阻燃劑已基本不用銻化合物,染料、助劑中幾乎沒有,當地政府對印染企業的做法實在難以“茍同”。同時奚旦立還公布了印染企業實測:銻100~500μg/L,極個別超過1000μg/L;噴水織機廠約為30~100μg/L(1/4企業存在這種情況),進入集中污水處理廠210μg/L,出水80μg/L。希望有關部門和組織及時查明真相,給印染行業一個公正的答復。
“事實上,印染行業在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待挖掘,特別是在加快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逐步完善和推廣,如推廣冷軋推技術能夠節能30%。”奚旦立表示。如今不管是印染企業,還是印染集群地,紹興、石獅等都加大了環保的力度和速度,使綠色印染蔚然成風。而環保問題不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所能解決和實現的,因此必須要多方面聯合,整合資源,集成發力,才能拳打一處,實現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