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色時需耗用纖維重量3~10%的電解質作為促染劑,故廢水中電解質含量高,容易造成淡水鹽化及土壤板結等問題,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傷害,是印染污水處理的重要難題,盡管目前國內環保法規尚未對污水中電解質提出限量要求,但其危害已眾所周知,發達國家早就制定了嚴格的限排法案。
德美從2012年開始即致力于解決活性染料染色后高濃鹽水的排放問題,去年引進了順德天新環保公司的溶劑脫色技術,使得該項目的研究及工業化應用取得重大進展。本技術中采用可重復使用的有機液對含高濃度鹽的活性染色殘液脫色,脫色后殘液可直接用于新一輪染色,使殘液中所含的鹽得以重復使用,回用液染色深度、牢度、勻染性等指標均與常規工藝相當,適用于大多數活性染料品種,該工藝過程已申報國家專利并于去年獲得授權。采用該技術可顯著減少染色過程中鹽的耗用量和排放量,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意義。
溢達是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行業內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溢達公司注重新技術開發,在2013年已經與德美聯合開展此方面的研究,小試結果獲得工廠認可,此次簽約標志著該項目研究已經在向產業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