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包包、床單被子、餐具…這些東西都是玉米秸稈做的你敢信?而且100%可降解,對環境十分友好!
你可能覺得玉米秸稈就是一種農業廢棄物,除了燒掉或者堆肥,沒有什么用處。但是,就在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有一群人用玉米秸稈做出了一種神奇的新材料。這種新材料叫聚乳酸,它的背后可是個千億級的大產業,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入幾個億。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玉米秸稈變身聚乳酸
聚乳酸是一種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它是利用L-乳酸合成出來的。L-乳酸是一種有機酸,它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以前國內只能利用玉米淀粉發酵生產L-乳酸,但這樣會占用糧食資源,而且成本較高。而利用玉米秸稈發酵生產L-乳酸,再往下合成聚乳酸,技術要求比較高,只有國外的幾家企業能掌握。
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河南省首家利用玉米秸稈生產聚乳酸的企業。它與南京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以及央企開展合作,成立聯合研發小組,全面提升研發和生產能力。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成功研發了聚乳酸“二步法”合成技術,并擁有聚乳酸共聚物的國際發明專利。
“二步法”合成技術就是先將玉米秸稈經過預處理和水解,得到含有葡萄糖和木糖等單糖的水溶液;然后將水溶液經過微生物發酵,得到含有L-乳酸的發酵液;最后將發酵液經過分離、純化和聚合等工藝步驟,得到聚乳酸樹脂。
這種技術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玉米秸稈的處理問題,還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經濟。據悉,每噸玉米秸稈可以生產出約200公斤的聚乳酸樹脂。
這一創新的背后是對資源的智慧利用,它使廢棄的農業副產品重新煥發出價值。
聚乳酸的制造過程不僅環保,還具有高度的可降解性。
這意味著一旦使用壽命結束,它會自然分解成無害的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長期影響。
南樂縣國家級生物基材料產業園的這一技術突破不僅令人鼓舞,還為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榜樣。
這項創新的成功為我們展示了農村地區在綠色生產和環保產業中的巨大潛力。
聚乳酸打造綠色產業
聚乳酸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原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耐熱性、透明性和兼容性等特點。它可以廣泛應用于服裝、包裝、農業、醫藥等領域。與傳統的塑料相比,聚乳酸具有以下優勢:
1、聚乳酸是由可再生的生物資源制成的,不會消耗石油等化石能源,降低了碳排放和溫室效應。
2、聚乳酸在一般自然環境下,可以在6到9個月內100%降解,變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造成白色污染和土壤污染。
3、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吸收性,可以用于制造醫用縫合線、支架、植入物等,不會引起人體排斥反應或副作用。
因此,聚乳酸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是塑料替代品的重要方向之一。據預測,聚乳酸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1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聚乳酸制品的亮點令人矚目
這些產品的制造原料是廢棄的玉米秸稈,但它們擁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特性,使其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首先,由玉米秸稈制成的可降解被子具有卓越的親膚性質。
這意味著這些被子能夠與人體皮膚充分接觸,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這是傳統合成材料難以復制的特點之一。
對于尋求高品質睡眠體驗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吸引人的賣點。
其次,這些制品還具有強大的抑菌能力。
在現代 生活中,衛生和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具有抗菌性質的產品備受歡迎。
這些可降解被子不僅提供溫暖,還能有效抑制細菌的繁殖,為用戶提供了更健康的睡眠環境。
最重要的是,這些制品具備卓越的阻燃性。
在日常生活中,火災可能帶來嚴重的危險,而這些被子卻能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
它們的材料特性使其在火源面前具有高度的抗燃性,這為用戶的安全提供了額外的保障。
除此之外,這些可降解制品的環保特性也值得一提。
它們的高度降解性質意味著在使用壽命結束后,它們會自然分解,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總之,聚乳酸制品以其獨特的特性成為了一種受歡迎的選擇。
它們不僅提供了高品質的使用體驗,還在環保和安全方面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南樂縣打造產業集群
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聚乳酸產品一上市就特別受歡迎,產品銷售到歐洲、美國和澳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占據公司銷售結構80%的比例。公司目前的年產量大概是6千噸,年產值達到1.5億元。
這么綠色環保的原材料不能只賣給外地的企業,南樂縣開始在拉長產業鏈上下功夫。圍繞聚乳酸布局了服裝、餐具、農資等一系列下游產業,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聚乳酸就地轉化,提高附加值。
例如,濮陽玉潤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利用聚乳酸制成了可降解被子。這種被子不僅親膚抑菌除螨且阻燃性很高,用火 機都點不著,不起明火。公司目前的年產值是1000多萬元,一年大概可以生產15萬套被子。
又如,濮陽市華樂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利用聚乳酸制成了可降解餐具。這種餐具不僅美觀實用,而且安全衛生,不含有害物質。公司目前的年產值是5.2億元,一個月可以出口五六十個柜子的餐具,出口占銷售額的30%左右。
目前,南樂縣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產業集群已經聚集了相關企業16家,帶動了當地1萬多人就業,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能突破80萬噸。南樂縣委書 記邵平表示,南樂縣的生物降解材料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個形成閉環完整產業鏈的一個產業集群。他說:“我們下一步要加快項目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努力把我們南樂縣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可降解材料產業的生產基地,力爭到2025年建設成為百億級的產業集群,到2035年建設成為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未來,我們可以期待這一產業繼續壯大,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了進一步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南樂縣著力拉長了產業鏈,布局了服裝、餐具、農資等一系列下游產業。
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產業的全球競爭力,還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來源。南樂縣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的崛起,不僅改善了環境,還帶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
它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典范,為中國的綠色產業帶來了新的希望。這個集群展示了環保和經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為我們邁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