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區限產進一步趨嚴,下游開始高價“搶貨”,這一化工品價格8天翻倍
行業數據顯示,黃磷今日大漲逾46%,最新報價60082元/噸,上周二黃磷均價為30000元/噸,8日價格上漲幅度約100%。
近日有一份網傳文件顯示,云南發改委發布《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強黃磷行業生產管控,確保2021年9-12月黃磷生產線月均產量不得超過2021年8月份產量的10%(即削減90%產量)。受此次消息的影響,下游開始高價采購黃磷,目前黃磷現貨緊張情況加劇,黃磷價格再次大幅度上漲。德邦證券分析指出,中長期來看,隨著“三磷”整治的持續推進,磷產業鏈供給端全線收縮。磷礦石供給收緊帶動價格上漲,沿產業鏈向下游傳導,磷肥步入景氣周期。
A股上市公司中,新洋豐擁有設計產能90萬噸/年的磷礦石資產,擁有180萬噸磷酸一銨產能(含15萬噸工業級磷酸一銨),位居全國第一。川發龍蟒擬發行股份購買天瑞礦業100%股權,天瑞礦業設計產能250萬噸/年,天瑞礦業收購完成后,公司將具備年產365萬噸的磷礦生產能力。川金諾昆明東川廠區的產能為:飼料級磷酸鹽45萬噸、重過磷酸鈣20萬噸、硫鐵礦制硫酸20萬噸、低品位磷礦浮選150萬噸,廣西防城港廠區產能為:濕法凈化磷酸10萬噸、重過磷酸鈣30萬噸。
大超市場預期 鋰礦天價拍賣再次出現
澳洲主力鋰礦公司Pilbara14日在BMX電子平臺進行第二次鋰輝石精礦拍賣,目前拍賣已經結束,本次拍賣的最終價格為2240USD/t。此前分析師普遍預期在1700-2000USD/t(CIF 中國)區間。
7月底,在亞網鋰精礦報價740美元的背景下,Pilbara首次拍賣拍出1250美元,到港價1315美元的高價,捅破了鋰精礦現貨短缺的窗戶紙。此后,鋰產品全系進入加速上漲階段,兩次拍賣期間,鋰精礦報價由740美元上漲至990美元;電碳報價由9萬元上漲至14.4萬元;氫氧化鋰報價由9.75萬元上漲至14.4萬元。海通證券分析指出,本次拍賣價格最終落錘為2240美元,據此推算,考慮海運費,鋰鹽生產成本為15萬元以上,考慮鋰鹽廠合理利潤,對應鋰價肯定上破20萬元。
A股上市公司中,融捷股份目前采礦證載是105萬噸/年鋰輝石礦露天開采,鴛鴦壩250萬噸/年鋰礦精選項目已完成第二次環評公示。永興材料控股的白市村化山瓷石礦,目前僅勘探部分礦山面積,已探明礦石儲量為4500萬噸,可以支撐二期投產后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富臨精工與四川思特瑞鋰業有限公司、綿竹市川洪建材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資設立四川鋰能礦業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3月30日完成工商注冊登記,目前已開始項目投建。
有價無市,鋰電井噴式需求下,負極材料供不應求
據報道,鋰電重要原料——負極材料整體表現供不應求。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負極材料市場表現為有價無市的局面,受負極石墨化供應緊張的影響,成品整體供應吃緊。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包括石墨類負極、硅基負極及其他負極材料,目前市場上以石墨類負極為主,主要包括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天然石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壓實、良好加工性能和較低成本,人造石墨具有低膨脹系數、長循環壽命及良好低溫性能。其中,人造石墨是一項高耗能的產業,石墨化加工中,電費約占石墨化成本60%。當前負極材料下游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上游原材料針狀焦價格上漲,石墨化加工因規模化產能的建設周期較長、地方政府控能耗、限電等因素導致產能擴張低于市場需求。去年國內負極石墨化幾乎沒有新增,負極材料產量今年上半年環比增長卻高達143%。行業分析認為,受內蒙地區石墨化產能供應收窄的影響,負極石墨化供應進一步緊張,部分負極材料企業供應或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縮減。此外,下游市場需求依舊保持旺盛的狀態,動力類負極及儲能類負極材料的需求繼續保持增加,且儲能需求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空間,預計整體需求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
A股上市公司中,中科電氣為比亞迪等主要鋰電池廠商提供負極材料,公司新增投資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后,公司負極材料產能將具備14-15萬噸/年,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產能將具備9.5萬噸/年。璞泰來目前掌控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負極材料石墨化窯爐和國內領先的特高溫加熱技術。寶泰隆針狀焦的產能為5萬噸/年,針狀焦作為碳素行業和鋰電負極材料行業必需的優質原材料之一。
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通知印發 這個替代材料產能增長迅猛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積極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建立完善農村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
2020年1月我國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政策從“限塑令”到“禁塑令”的轉變帶動了可降解塑料代替傳統不可降解塑料的進程。2021年8月,工信部制定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論證,根據《規劃》,為治理塑料污染,工信部將鼓勵發展高端可降解材料。在“禁塑令”政策的推動下,可降解塑料產能大幅增加。由于PBAT技術壁壘較低,生產工藝相對成熟,因此成為產能增長最快的可降解塑料。2020年,國內PBAT產能從18萬噸/年提升到30萬噸/年,占國內可降解塑料總產能的一半左右。天風證券分析指出,隨著未來“禁塑令”政策加緊,2025年國內可降解塑料有望突破260萬噸。按照2020年PBAT在可降解塑料產能的占比,估算PBAT市場空間在2025年達到121萬噸。
A股上市公司中,瑞豐高材在建年產6萬噸PBAT項目預計于9月底進行調試。國恩股份為國內改性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已開發PLA、PBAT、PBS、PPC等多種生物可降解改性材料。齊翔騰達表示,PBAT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廠商日漸增多,將極大地帶動上游原料順酐需求的增長,公司已建成20萬噸/年產能的正丁烷氧化法制順酐裝置,為全世界最大的順酐生產企業。
多種維生素近期價格上漲
行業媒體報道,多種維生素價格近期上漲。9月14日市場反映稱,有廠家B6產品提價至150元/公斤。此前8月23日,新和成VA提價至360元/公斤。9月10日,花園生物D3提價至360元/公斤。同時,帝斯曼VA工廠停產至9月底,四季度可銷售數量將降至70%。
開源證券金益騰研報指出,隨著工業化飼料增加且飼料中營養濃度提高,維生素需求整體仍將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供給端受限有望推升維生素價格回暖,預計VA價格將有較大上行空間,VE價格也將企穩回升。
上市公司中,浙江醫藥是國內VE、VA龍頭企業,現有VA產能5000噸/年,全球占比約14%,VE(油)產能2萬噸/年,全球占比約14.6%(排名全球第二);新和成維生素A折50萬IU計年產能8000噸,維生素E以50%粉計年產能40000噸;花園生物維生素D3產銷量居全球前列,是國內乃至全球提供維生素D3上下游系列產品最多的生產廠商,市場份額高達50%,處于壟斷地位。
國家能源集團攜手華為首次部署礦鴻操作系統 開創工控新紀元
9月14日,由國家能源集團攜手華為公司共同舉辦的“礦鴻操作系統”發布會在北京圓滿舉行。礦監局、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煤炭工業協會、國家能源集團、華為等政府機構與企業代表出席,共同見證了“礦鴻操作系統”的正式發布。
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總裁王成錄表示,本次國家能源集團聯合華為發布的礦鴻操作系統,實現了多制式物物互聯,讓井下設備間的連接更自由,設備間的對話也有了統一語言。這一次,鴻蒙操作系統的應用從ToC領域擴展到了ToB領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發布,是助力煤炭行業智能化的關鍵事件。
上市公司中,梅安森自2015年起開始布局智慧礦山和礦山智能化,通過了2021年華為認證級ISV伙伴審核并取得證書,公司與華為礦山業務部正就智慧礦山相關應用軟件、傳輸設備及智能感知設備進行一些技術交流與協同開發,相關產品正在研發中;鄭煤機是國內煤炭綜采液壓支架行業龍頭企業,公司首套成套化智能綜采工作面已在平煤二礦正式運行,參股北路智控公司,與華為、西門子合作,共同探索將 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發制造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