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7月14日,全國醫改工作電話會議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涉及千家萬戶的大事,要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期盼,推進醫改取得更大成效。
為此,總理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一、進一步加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醫療聯合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發揮高水平醫院引領帶動作用,提升基層能力。
二、要持續實施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異地就醫跨省直接結算等便民惠民舉措,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三、協同推進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人事薪酬、績效考核等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四、進一步做好中醫藥振興發展、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等工作,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
圖片
可以看出,在此次電話會議中,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要繼續推進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
2022年,耗材帶量采購步入“快車道”
無疑,2022年起,全國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工作正式步入發展快車道。下一步又會有何種動作?國家也已經多次表態,為全國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指明方向。
日前,國家醫保局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統籌協調開展國家組織和省際聯盟集采。2022年底國家和省級(或跨省聯盟)集采藥品品種數累計不少于350個,高值醫用耗材品種累計達到5個以上。
目前來看,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已經形成了常態化格局,集采競價規制、質量、供應、配送、使用保障機制和配套政策也日趨完善和優化。
今年早些時候,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一方面,要鞏固新常態,推進集采提速擴面。高值醫用耗材重點聚焦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品種,力爭到2022年底,通過國家組織和省級聯盟采購,實現平均每個省覆蓋350個以上的藥品品種,高值醫用耗材品種達到5個以上,使之成為新的集采常態。
另一方面要塑造新的生態。通過不斷完善措施,特別是將供應、質量、信用等相關因素納入集采規則,從體制機制上凈化醫藥流通的生態環境,也就是根治帶金銷售,凈化行業生態,從而激勵企業通過規范競爭,促進流通行業的整治。
此外,在區域聯盟、省級聯盟中間,存在著已經開展的各地區群眾受益率比較高,但是其他沒有參加聯盟的價格降不下來,集采降價的制度效應當地百姓受益不到。所以在已經開展集采的品種,要逐步實行其他省份的跟進協同,使覆蓋面能夠迅速擴大到其他地區。
陳金甫表示,今年要將高值耗材進一步延伸到脊柱類,以達到骨科耗材基本上主體覆蓋。
近日,骨科脊柱類國采正式文件件已經發布。對比此前冠脈支架、骨科人工關節均超80%的價格降幅,此次骨科脊柱耗材集采方案的最終獲批,也將給整個市場帶來洗牌。
對于企業來說,在集采規則層面,不追求最低價,也堅決反對跑步競價,讓企業公平競價更加合理。集采需求,也要由醫療機構按實際使用需求來確定。充分考慮醫療機構在臨床替代產品中間的可行性、安全性,給醫療機構最重要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