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余年的技術攻關,我們的項目突破了高填充生物聚酯改性關鍵技術,生產出實用性強的高性能、低成本生物降解復合材料,制備獲得了低成本全生物降解高性能塑料復合材料,實現了吹膜、注塑等高效加工,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快遞包裝膜袋、購物袋及一次性餐飲具等領域。”8月9日,在2021年度中國輕工聯科技獎表彰現場,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翁云宣表示。
據了解,由北京工商大學、寧波家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華晴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萬達杰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參與,翁云宣、張彩麗、黃志剛、宋鑫宇、刁曉倩、周迎鑫、王熊、劉赟橋、魏文昌、陳曉江共同研發的“低成本全生物降解復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此次,獲得了2021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翁云宣介紹,近年來,全球塑料的用量日益增長,其使用后廢棄量也越來越大,雖然隨著回收率增長和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逐漸推進,塑料廢棄物污染問題得到改善,但仍有一小部分處置不當的塑料廢棄物被遺漏到環境中而造成了污染。隨著國內各地禁塑政策的逐步制定,可降解塑料的不可替代性更加突出。生物聚酯因可降解、易被環境消納,而成為了替代品之一并成為熱點。但生物聚酯目前存在成本高、易水解、性能普適性差、降解可控難、傳統塑料加工裝備難以適應的問題,從而抑制了其大規模快速發展。
翁云宣團隊承擔了大量的生物基材料及生物降解材料相關研究工作。團隊研究方向以“需求牽引”為導向,以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解決環境、能源問題為出發點,主要研究生物基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備及應用,研究塑料低碳綠色成型加工共性技術。團隊依托低成本生物降解塑料袋制備技術與應用等重點項目,攻克了高填充共混體系分散性差的難題,實現了生物降解材料降解性能的調控,設計制備了低成本高強度降解性能可控的生物降解新產品。
翁云宣團隊不僅形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評價標準體系等標志性成果,也實現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轉化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應用效益。團隊研究成果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成果轉化直接經費超過500萬元,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0億元。
“‘低成本全生物降解復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對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將有助于讓綠色可降解塑料制品走進千家萬戶,對減少‘白色污染’起到重要作用。”翁云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