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聯科技: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領先者
家聯科技主要從事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家聯科技成立于 2009 年,經歷了十幾 年的發展,公司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產品體系,目前是全球塑料餐飲具制造行業的領先企業,全國生物基全降 解日用塑料制品單項冠軍產品的生產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餐飲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等多種產品,廣泛應 用于家居、快消、餐飲、航空等領域,主要的客戶包括海外的亞馬遜、宜家、沃爾瑪、好市多,國內客戶包 括蜜雪冰城、奈雪的茶、盒馬等。
公司發展歷程:傳統塑料進軍生物降解材料。公司 2009 年成立后幾年產品線快速豐富,開拓了注塑類(刀 叉勺等)、吸塑類(杯碗盤等)、吸管等各類產品。依托產品的優良品質,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與英國第 一大超市 Tesco、ASDA 超市(沃爾瑪旗下)、美國 Jarden、Walmart、Target、Safeway、USFood、Costco 等知名客戶達成合作。2012 年公司開始研發生物全降解材料改性、制品生產工藝,將其作為公司重大戰略方 向。2016 年至今,公司繼續加大對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研究與相關產品的研制,取得了大量研發成果與技術 積累。
公司發展歷程:傳統塑料進軍生物降解材料。公司 2009 年成立后幾年產品線快速豐富,開拓了注塑類(刀 叉勺等)、吸塑類(杯碗盤等)、吸管等各類產品。依托產品的優良品質,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與英國第 一大超市 Tesco、ASDA 超市(沃爾瑪旗下)、美國 Jarden、Walmart、Target、Safeway、USFood、Costco 等知名客戶達成合作。2012 年公司開始研發生物全降解材料改性、制品生產工藝,將其作為公司重大戰略方 向。2016 年至今,公司繼續加大對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研究與相關產品的研制,取得了大量研發成果與技術 積累。
從業務利潤率上看具有一定波動。由于業務構成,公司毛利率取決于塑料制品毛利率情況。塑料制品的毛利 率波動較大,主要的影響因素為聚丙烯等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毛利率高于塑料制品,但是近年來隨著下游產能釋放、溢價削弱,毛利率有所下行。生物降解制品原料方面,PLA、PBAT、PBS 等原材料價格較為穩定。
公司收入受到新業務驅動穩健增長,并呈加速狀態,利潤端波動較大。公司塑料制品業務較為穩健,生物降 解材料帶來增量,2022 年上半年受益于外銷景氣,公司收入實現提速,但是長期看我們認為該因素的持續性 較弱。利潤方面,近兩年化工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凈利潤呈現波動。2021 年下半年 PP 等原材料價格急速 上漲削弱毛利,而 2022 年上半年價格回落帶來利潤回升。股權穩定,創始人及管理團隊產業經驗豐富。公司創始人和實控人為王熊、林慧勤夫婦,王熊總及公司高管 團隊的主要人員,均在塑料制品產業有多年的從業經驗,對于塑料制品的技術和行業發展趨勢有很深的理解。 同時,公司設立鎮海金塑作為員工持股平臺,將有助于增強員工凝聚力。
2、限塑政策逐步推進,生物降解塑料與紙漿模塑迎來發展機遇
2.1、日用塑料制品產量持續增長,行業格局高度分散
日用塑料制品產量近年來呈現增長趨勢。日用塑料制品包括塑料制餐廚用具、衛生設備、潔具及其配件、塑 料服裝、日用裝飾品等。2017 年之前,我國日用塑料制品產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8 年受到限制廢塑料 進口、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而下滑,2019-2021 年產量逐漸回升。雖然國內外限塑政策總體上壓制塑料制品消 費,但是塑料制品的替代需要一定時間,外賣與茶飲等應用場景的擴張亦支撐了日用塑料制品的產量。
塑料餐具及廚房用具出口快速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塑料制餐具及廚房用具的出口數量整體呈現增 長趨勢。受益于海外疫情管控逐漸放開帶動餐飲消費復蘇,外賣消費與衛生意識增強帶動一次性餐具使用, 塑料餐具的出口迎來了快速增長。塑料制餐具及廚房用具 2021 年出口數量達到 174.19 萬噸,同比+22.03%, 三年平均增速+7.75%;2022 年 1-8 月出口數量達到 132.55 萬噸,同比+19.77%。美國是我國塑料制餐具及 廚房用具的主要出口對象,約占出口總數量的 45-50%,同時也是出口增量的主要貢獻來源。
日用塑料制品行業競爭格局呈現高度分散狀態,國內品牌意識、安全意識的崛起帶動落后產能出清。日用塑 料制品行業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較少,存在眾多家庭作坊式企業,其產品同質性高、質量缺乏競爭優勢、利潤水平較低。行業中部分領先企業,擁有較強的生產自動化水平和技術研發 實力,產品質量較高且能夠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與國內外大型零售和餐飲等廠商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從 產量占比來看,家聯科技、富嶺股份分別約占 2021 年國內日用塑料制品產量的 0.96%、0.95%;從出口占 比來看,家聯科技、富嶺股份分別約占塑料制餐具及廚房用具 2020 年出口金額的 1.55%、1.97%。從行業 發展趨勢上,由于國內品牌餐飲、現制茶飲的崛起,企業端品牌意識加強,消費者端安全意識加強,下游對 于塑料制品的要求提升,帶動了落后產能出清,行業份額向規范生產、規模優勢的企業集中。
2.2、不可降解塑料限制大勢所趨,國內外政策陸續落地
2.2.1、國內: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逐步擴大禁限塑范圍
《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落地,推動國內禁限塑進程。我國重視塑料污染防治,較早地推出了限 塑政策,早期主要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例如 2008 年實施的《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2020 年 1 月 16 日,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簡稱《意見》),擴大 了禁塑、限塑的品類范圍,并制定了明確的目標推進時間表;其中,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超薄塑料購物袋 等品類被禁止生產銷售,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品類被逐步限制使用。
2.2.2、海外:限塑漸成全球趨勢,各國政策陸續落地
禁限不可降解塑料漸成全球趨勢,各國政策陸續落地。隨著全球塑料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環保意識逐漸增強, 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制定了針對不可降解塑料的限塑、禁塑政策。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中,歐盟、加拿大等 地區和國家制定了力度較大的禁塑、限塑政策,其他國家亦按照不同節奏推動國內限塑進程。歐盟:2019年6月,歐盟通過《一次性塑料制品指令》,其中要求禁止銷售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包括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包括餐盤、餐具、吸管、飲料攪拌棒,以及發泡聚苯乙烯制成的食物飲料容器等。 截至2022年9月,已有超過一半的歐盟成員國依據指令完成了本國立法;對于其他成員國,歐盟要求 其限時完成立法。
加拿大:2022 年 6 月,加拿大政府發布《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計劃在 2022-2025 年分階段逐步禁止 餐具、吸管、攪拌棒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制造、進口、銷售、出口。美國:近年來美國部分州、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限塑法案,不過從州市數量和限制范圍來看,美國禁限 塑料制品的進度相對較為緩慢。需要注意的是,美國部分州、市的限塑政策中,可降解塑料制品亦在限 制范圍之內(例如加利福尼亞州對于塑料吸管的限制法案)。日本:2022 年 4 月,日本制定的《塑料資源循環促進法》正式實施。法案旨在促進塑料生產者、消費 者等減少特定塑料制品(包括餐具、吸管、酒店用品等)的使用和廢物排放,促進塑料制品的回收與再 利用。法案在執行上的強制性相對有限,主要通過公示、督促等手段推進執行。
2.3、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改性PLA替代傳統塑料,上游產能釋放推動下游應用
2.3.1、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傳統塑料,PLA在日用塑料制品領域脫穎而出
對于不可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是重要替代材料之一。廣義的“可降解塑料”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 塑料、熱氧降解塑料等,然而光/氧降解塑料存在降解環境要求較高、崩解為微塑料后無法完全降解等問題, 因此目前“可降解塑料”通常是指生物降解塑料,即在自然界條件和/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厭氧消化)下, 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終完全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或甲烷、水、礦化無機鹽、生物質的 塑料。
PLA 性能較強、價格相對合理,應用于日用塑料制品等多個領域。目前商業化應用規模較大的生物降解塑料 包括 PLA、PHA、PBS、PBAT、PCL 等,不同生物降解塑料有著不同的材料性能,多種生物降解塑料亦可 以通過復合改性的方式提升特定性能。其中,PLA 由于具備硬度和強度較高、熱塑性較好、透明度較高、對 人體無害等特點,且價格相對合理,因而廣泛用于制造可降解食品容器、餐飲具及包裝等產品。PLA 本身不 適用于制造膜袋類產品,但是在使用 PBAT(拉伸強度、韌性、延展性較好)生產膜袋類產品時,經常添加 一定比例的 PLA 以提升材料強度。
2.3.2、改性技術是PLA制品核心技術,有望塑造競爭格局
PLA 改性是制品性能和生產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盡管 PLA 在各類生物降解塑料之間具備性能優勢,但在 具體應用于制造食品容器、勺叉、吸管等產品方面,純 PLA 仍存在部分性能不足。例如耐熱能力較弱(形變 溫度約為 55℃)、耐水解性較差、韌性和延展性有限、發泡難度較大等。這些不足會顯著影響 PLA 制品的產 品性能,或者造成生產加工的困難低效。因此,如何針對需求對 PLA 進行改性,是 PLA 下游應用領域的核 心技術。
基于改性技術,企業轉產 PLA 制品的資本開支與培訓成本較低。在根據生產工藝對 PLA 進行改性后,傳統 日用塑料制品企業僅需對原有設備進行簡單改造,即可轉產 PLA 制品(吸塑擠出設備除外,其改造成本高于 重置成本)。更新改造的時間周期和改造成本較少,生產人員技能更新及培訓難度也較低。
掌握改性技術的頭部企業具備先發優勢,有望率先占領市場。當前已掌握改性 PLA 生產技術的企業,主要 是頭部塑料制品生產企業(例如家聯科技、富嶺股份)和少數 PLA 生產企業(例如海正生材)。部分塑料制 品企業通過向后者采購改性 PLA 進行生產,但是成本相對較高(改性 PLA 銷售毛利率可達到 20%左右); 而對于 PLA 生產企業而言,生產改性 PLA 需要根據客戶個性化的訂單組織生產,生產不確定性較大、產能 利用率較低。相對于競爭格局高度分散的傳統塑料制品行業,可降解塑料制品行業門檻有所提高,率先掌握 改性技術的企業有望取得先發優勢,領先于行業擴張產能占領市場。
2.3.3、上游:PLA產業鏈關鍵環節打通,產能釋放有望促進下游應用
PLA 主要采用“兩步法”生產,上游產品為乳酸和丙交酯。PLA 的制備方法主要分為兩種:(1)“一步法”, 由乳酸直接縮聚成 PLA;(2)“兩步法”,經由“乳酸→丙交酯→PLA”兩個階段聚合成 PLA?!耙徊椒ā贝?在制成的 PLA 分子量較低、生產中可逆反應難以抑制的問題,產品機械性能與耐久性不足、收率較低。因此, 目前聚乳酸的主流生產工藝為“兩步法”。
國內企業突破丙交酯生產技術,PLA 產業鏈關鍵環節打通。“兩步法”工藝的中間體丙交酯,由于生成反應 條件苛刻、工藝復雜,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2019 年之前,全球具備量產丙交酯能力的企業僅有 NatureWorks 和 TCP,且僅有 TCP 對外銷售。2019 年,隨著 TCP 自有 PLA 產能投產爬坡,其丙交酯產品亦不再外售。 國內 PLA 企業遭遇原材料斷供,下游企業采購依賴于進口,成本較高且供應受制于海外少數企業,對于 PLA 制品應用推廣構成了較大限制。2020 年以來,隨著海正生材、豐原生物、金丹科技等多家公司通過合作研發、 技術引進等方式,陸續掌握丙交酯生產技術,國內 PLA 產業鏈關鍵環節得以打通。
PLA 產能迎來快速擴張,有助于推動生物降解塑料替代。根據已公布的國內在建項目與產能規劃,海正生材、 豐原生物將擴張其 PLA 產能,金丹科技、普立思、聯泓新科等多家企業亦將進入 PLA 行業投建產能。截至 目前,國內 PLA 產能約為 19.5 萬噸,在建與規劃產能達到 159.3 萬噸,預計 2022-2024 年國內新增產能約 59 萬噸。對于下游企業而言,多家企業快速擴張 PLA 產能有利于保障原材料供應、降低原材料價格,推動 PLA 對于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進程。
2.4、紙漿模塑:具備自然降解能力,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紙漿模塑與 PLA 制品可互為替代,亦各有優勢。作為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另一選擇,紙漿模塑是將植 物纖維(多來自于農作物秸稈、竹子等)加工為漿料,在模具內熱壓成型而制成的紙制品。紙漿模塑與 PLA 制品相比各有優勢:紙漿模塑原材料為天然植物纖維,可以自然降解,環境友好性更好;同時生產只涉及物 理過程,工藝更為簡單;不過 PLA 由于性能接近傳統塑料,阻隔性、透明度優于紙漿模塑。此外,在部分對 于生物降解塑料持有保守態度的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部分州市),紙漿模塑通常是可行的替塑制品。
全球紙塑市場規模約 340 億元,未來年均增速達到 7.4%。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的數據,2021 年全 球紙漿模塑市場規模為 47.96 億美元(按照當前 1 美元=7.1188 元的匯率計算,折算約 340 億元人民幣), 應用領域包括食品包裝(占比44.8%)、餐飲具(24.1%)、電子產品包裝(12.9%)、醫療健康產品包裝(10.5%)、 工業包裝(5.6%)等。預計到 2030 年,全球紙塑市場將擴大至 91.10 億美元(折算約 650 億元人民幣), 年均復合增速 7.4%。
國內企業占據餐飲具市場重要地位,競爭格局較為分散。2021 年國內紙漿模塑產能約 150-160 萬噸,其中 工業包裝產品產能約 60 萬噸,餐飲具產能約 50 萬噸,食品包裝及其他類包裝產能約 40-50 萬噸;其中部分 新建項目產能尚未完全釋放,全國紙漿模塑產量約為 100-110 萬噸(對應產能利用率 60-70%)。 紙漿模塑餐具方面,結合 Grand View Research、中國造紙雜志社產業研究中心的數據與頭部企業的銷售情 況,2021 年全球餐飲具紙漿模塑市場規模約為 11.56 億美元,國內企業銷售收入約為 6.32 億美元,約占全 球的 55%。國內主要生產企業包括眾鑫環保、金晟環保、韶能股份、福斯派、吉特利、家得寶等,產量、收 入口徑 CR7 約為 51%、65%,相對較為分散。
3、公司競爭優勢:優質客戶基礎,領先布局PLA實現技術積累
3.1、優質客戶基礎,保證普通塑料制品穩健發展,積極開拓生物降解業務
家聯的客戶為國內外知名大型商超和連鎖餐飲,具有良好穩定性和背書作用。公司的品牌客戶多為知名跨國企業,具有較高的供應商遴選標準,對產品外觀、性能、質量、成本及安全環保性有細致化要求,也極為注重供應商生產環境、質量管理等。此外,由于餐飲具、家居用品需求量較大,對于供應商的生產規模和供應穩定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公司在與大客戶合作的多年經驗上,逐漸打磨自己在生產工藝、質量管理、生產規模、供應穩定性等方面的優勢。
公司主要客戶類型為餐飲、商超企業,客戶需求體量大而穩定。向主要客戶銷售的產品中流向餐飲、商超的 比例約各占一半,餐飲企業類客戶向公司定制的餐飲具類產品在堂食或外賣中耗用,流向商超的產品最終以 商超名義向消費者零售。從前五大客戶情況看,公司前五大客戶占比接近 50%,集中度較為健康。2021 年前五大客戶占比 49.53%,第一大客戶占比 17.40%;從 2020 年數據看,公司第一大客戶為宜家,第二大客 戶為 Team Three(美國眾多餐飲企業在亞太地區的采購商),百盛中國是近幾年增速較快的大客戶。
收購美國 Sumter Easy Home,加強在用品客戶協同。8 月 22 日,家聯科技公告以 2.4 億元的總價通過增 資和股權轉讓的方式取得 Sumter Easy Home, LLC66.67%股權,Sumter Easy Home 目前仍為虧損狀態, 但是公司在美國商超渠道的資質歷史悠久而身后。家聯科技通過與宜家多年來的合作,在家居用品領域有著 極強的技術儲備、研發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但是渠道方面的開拓面臨諸多困難,本次收購可以利用 Sumter Easy Home 多年來強大的家居用品業務渠道優勢,雙方強強聯合,發揮各自專業優勢,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 在家居用品國內外領先的市場地位。
優質的客戶基礎保證了塑料制品業務份額的提升,以及降解材料業務的快速切入和擴大。大客戶保證普通塑料制品銷量穩定。在海外,塑料制品的需求仍然規模較大。美國除已禁止或限制使用 的塑料袋外,目前暫無全國性限塑政策,同時考慮到美國民眾有日常較多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的生活習 慣,預計短期內美國政府制定并執行新的強力限塑政策可能性較低。在國內,由于企業品牌意識的加強, 對于配套產品供應鏈要求的提升,頭部品牌傾向于選擇安全性好、品質優的供應商,以往作坊式的劣質 低價產品塑料制品產能明顯出清,公司與國內頭部餐飲及零售企業共同成長。
優質客戶基礎助力拓展生物降解材料制品業務。1)公司自 2012 年開始研發生物全降解材料改性、制品 生產工藝,將其作為公司重大戰略方向。公司的戰略調整也是在與頭部商超、餐飲企業的合作中感受到 行業的變化趨勢而做出的決定。為提升和維護品牌形象,頭部餐飲及商超企業在限塑、禁塑等措施上, 走在社會前列。在境外,公司依靠頭部餐飲企業實現降解產品的初步放量。在國內,2021 年生物全降 解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公司重點布局用于替代塑料袋、塑料吸管等國內明確限塑,且市場空間廣闊 的產品。相關客戶包括 “盒馬鮮生”、“7 分甜”、“蜜雪冰城”、“吉野家”等知名品牌。并不斷新增品牌客戶 “奈雪の茶”、“古茗茶飲”、“喜茶”、 “美團”、“百勝”等頭部的餐飲企業,預期后續合作量可期。
3.2、PLA布局,改性技術和發泡技術領先
由于可降解材料在應用方面仍有亟待解決的問題,公司所擁有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于生物降解材料改性及生 產自動化兩大領域。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 PLA(聚乳酸)、PHA(聚羥基烷酸酯)和 PGA(聚乙醇酸)等;石油基可降解 塑料主要包括 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以及 PCL(聚己 內酯)等。不同的可降解塑料由于性能、成本的差異,各自適用于不同的應用領域。從產品生產技術和應用 方面,PLA、PBAT/PBS 的市場前景最好。但是,若要大范圍替代現有通用塑料 PE 不僅生產成本有待進一 步降低,而且有賴于一些問題的妥善解決。
家聯科技重點集中于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的改性研發。PLA 是一種由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 米、木薯等)所提取出的淀粉制成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PLA 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 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環境,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公司較早 布局聚乳酸材料改性研究,以提升其耐久性、耐熱性、韌性、延展性等理化性質。公司目前在聚乳酸材料改 性領域取得了國內領先地位,獲得多項以聚乳酸為基礎的改性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相關專利并已開展規?;?產。截至 2021 年,家聯科技擁有 20 余項生物降解相關專利,在行業內領先。
公司在聚乳酸發泡技術上行業領先。對 PLA 進行發泡,可增加其應用范圍,減輕制品的重量,降低 PLA 的 成本,PLA 泡沫有可能在包裝、緩沖、建筑、隔熱和隔音以及塑料器皿等廣泛應用中取代聚苯乙烯(PS)泡 沫產品。家聯科技的聚乳酸發泡專利技術,堅持采用二氧化碳作為發泡介質,產品相對安全,環保。當采用 二氧化碳作為發泡劑時,由于其技術門檻相對較高,會對 PLA 溶體強度和發泡工藝提出巨大挑戰,因此部分 同行在使用二氧化碳作為發泡劑時,往往會通過在 PLA 材料中添加傳統塑料的方法來解決二氧化碳作為發泡 劑時的發泡難題。而家聯不在其 PLA 發泡工藝中添加不可降解樹脂,最終制成的發泡 PLA 及其制品可完全 降解,降解性滿足主流檢測與標準的要求。此外,家聯使用連續式發泡熱成形工藝,相比其他間歇式發泡工 藝,由于其省略了部分中間的預處理步驟而做到直接連續發泡,因此生產連續性較好、耗時較短,適用于大 規模產業化生產。
綜上所述,家聯的聚乳酸發泡專利技術采用二氧化碳作為發泡介質,不添加不可降解樹脂, 并使用連續式 PLA 發泡工藝,制得的改性材料及其產品可完全降解,相對安全、環保,生產連續性較好, 在應用領域中具有一定優越性。
3.3、積極布局其他潛在材料,通過家得寶布局植物纖維
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方面,家聯科技亦積極拓展 PLA 以外的全降解材料的應用。PLA、PBAT/PBT 由于具 有較好的耐熱性和力學強度,而被廣泛用于食品飲料包裝領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0 年度,世 界生物降解塑料產能已達 122.7 萬噸(同比+16.7%),2020 年生物降解塑料產能中淀粉基塑料、PLA、PBAT 和 PBS 等產能占比分別為 32%、32%、23%和 7%。公司目前已成功開發基于全降解材料 PBAT 與 PBS 的全降解購物袋、垃圾袋與餐具等產品并實現銷售,其中公司膜袋類降解產品使用了 PLA 及 PBAT 材料共混, 吸管類降解產品使用了 PLA 及 PBS 材料共混。
不同降解材料搭配帶來可降解材料制品單價有所波動。由于不同的降解制品其材料搭配不同,因此可降解制 品的產品結構,也帶來了產品均價的波動。以目前各種降解材料的單價來說,PLA 添加含量越高,單價越高, 以主要產品為例,PLA 吸管的噸價最高,其次添加量在 20%左右的環保塑料袋,而玉米淀粉基的可降解餐具 噸價最低。 公司 2021 年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均價大幅下降,主要系生物降解材料膜、袋制品大幅增加,從而導致產品單 價較低,而此前公司的主要降解產品為 PLA 吸管等。而行業內另外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富嶺股份 2021 年生 物降解材料餐飲具產品的平均單價出現較大幅度上升,主要系 2021 年度主要為 PLA 吸管,PLA 吸管的平均 單價相比較高,而此前公司生物降解材料餐飲具主要為玉米淀粉基全降解刀叉勺,單價較低。
家得寶較早布局植物纖維材料,收購加強業務協同,全面布局植物纖維制品。公司今年 5 月以總額 1.65 億 元收購浙江家得寶 75%的股權。家得寶主營紙制品、植物淀粉類包裝容器研發、制造、銷售,在環保餐具領 域深耕多年,與目前家聯科技主要的拓展方向即全生物降解塑料方向有所不同。公司通過本次收購,公司可 以快速切入植物纖維類型的環保材料,加快在全降解產品領域的全面布局。在與家得寶的技術與業務協同推 進展開后,公司擬與來賓市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轄區內投資建設年產 10 萬噸甘蔗渣可降解環保材料制品項 目的新增產能,全面加強在植物纖維制品上的布局。
4、多項產能規劃打開空間,利潤率有望同步優化
4.1、公司產能在行業居前,募投項目打開空間
家聯科技的產能和收入規模在行業居前。塑料制品及生物降解材料制品行業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包括家聯 科技、富嶺股份、茶花股份、永新股份,從產能規模及收入規??矗衣摽萍嫉囊幠>忧?。
現有產能利用相對飽滿,募投項目產能打開空間。公司 2021 年塑料制品的產能 72645.44 噸,過去幾年呈 現緩慢增長,產能利用率處在 90%以上相對飽滿狀態。2020 年、2021 年上半年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的產能 未 1364 噸及 1807 噸,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公司上市募投項目產能包括 24000 噸高端塑料制品(家居用 品及餐具類)、16000 噸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家居用品及餐具類),預計未來原材料供應充足,市場空間廣闊。
4.2、原材料價格回落及客戶結構變化,帶動利潤率提升
能源價格對公司影響較大,隨著原材料價格回落公司利潤率有望回升。 目前公司業務仍以塑料制品為主,塑料制品的毛利率決定了公司整體毛利率。日用塑料制品行業的主要原材 料為 PP 和 PS,原材料的價格主要受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及大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公司過去幾年利潤率壓 力較大的 2018 年、2021 年均是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 PP、PS 受到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快速上漲,帶來的成 本大幅上漲所致。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方面,由于目前收入及毛利占比較?。ú坏?10%),其主要原材料 PLA 價格較高,歷史價格較為穩定。
展望未來:短期內 PP 等原材料價格呈現回落趨勢,海運運費持續下降,都將有效緩解公司成本壓力,提振 利潤率。長期來看,降解材料制品收入占比將繼續提升,其毛利率高于普通塑料,但是隨著國內 PLA 產能的 釋放,行業供給的增加,我們認為降解塑料制品的毛利率將維持在目前的合理水平上。
客戶結構優化及產能投放帶來的規模效應,有望提振利潤率。從客戶結構看,宜家在過去幾年逐步成為公司 的主要客戶,由于初始的 2-3 年屬于合作的磨合期,產品生產工藝尚未完全沉淀成熟,為了爭取更多訂單產 品讓利也較為明顯,綜上成長期客戶的產品的毛利率偏低。但是該類產品隨著與該客戶合作的加深,及產銷 規模的快速增加,利潤率將逐步上升。
5、盈利預測
收入假設:塑料制品出口業務,外銷方面短期看渠道具有一定庫存壓力,但是快消品類決定了庫存消化期較 短,預計下半年外銷增速明顯放緩,明年恢復至穩健增速;內銷方面,與頭部公司的合作加速推進,預計維 持較快增長。全生物降解材料方面,外銷穩健,內銷伴隨募投項目及改性材料項目的建設及客戶開拓實現快 速增長。紙制品方面,家得寶納入合并報表,且產能梳理及提效持續,業務展望樂觀。
毛利率:短期看,毛利率隨著原材料價格回落實現明顯回升。長期看,生物降解制品的毛利率隨著規模效應 的顯現有所提升。 費用率:預計隨著產品規模持續提升,銷售和管理費用均有望逐步回落。財務費用方面由于今年人民幣相對 美元貶值將產生可觀的匯兌收益,預計明后年恢復正常。 收入&凈利潤:綜合上述因素,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實現營收 18.76、23.76、29.60 億元,歸母凈利潤為 1.54、1.90、2.37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