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7月7日報道,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為首的石油生產國集團“歐佩克+”日前確認將減產期限延長至2024年底,并從2024年開始將該聯盟的總產量減少140萬桶/日。
盡管實施了如此積極的減產措施,但該產油國集團仍未能提振不斷下跌的油價。自4月份宣布新的“歐佩克+”生產配額以來,油價幾乎沒有變化。在這幾個月里,布倫特原油價格一直在72至78美元之間波動,比去年的價格低了近50美元,而2022年6月的價格超過120美元。
“歐佩克+”無法提振油價有兩方面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經濟放緩、替代能源正在蠶食化石燃料之際,投資者對未來需求增長抱有嚴重懷疑。
短期來看,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等中央銀行的加息效應已經顯現,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抑制經濟活動。盡管需求正處于歷史性時刻,并在2023年達到創紀錄水平,但明年的增長前景卻要低得多。投資者總是著眼于未來,他們正押注許多分析師認為將會發生的需求減少。
第二個原因是,盡管部分產油國受到西方制裁,美國的石油庫存以及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家的石油產量仍在增加。俄羅斯盡管是“歐佩克+”成員,并承諾8月份每日減少50萬桶石油出口,但許多分析師質疑俄羅斯的減產承諾。
2023年石油日消費量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勁,預計將比上年增加240萬桶。據國際能源署預測,今年石油日消費量將達到1.023億桶。問題不在于2023年的需求水平,而在于對明年的預測。
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的月度展望報告中警告稱,宏觀經濟方面日益不利的情況將成為2024年需求的阻力,因為新冠大流行后復蘇的效應將消失。預計明年日需求增長將大幅放緩至86萬桶。
央行加息的目的是抑制通貨膨脹。聯博資產管理公司歐洲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維韋克·博米表示:“利率上升并不會降低通脹:是經濟在起作用。央行想要做的是使經濟增長放緩,進而降低通脹水平?!?/span>
美國本周公布的最新就業數據證實了投資者最擔心的事情:事實證明勞動力市場比此前預期更為強勁,一切都表明該國央行必須繼續加息以抑制經濟增長。
國際能源署指出,利率上升是一種催化劑,最終將影響對石油的需求,而石油是市場上與經濟周期聯系最密切的商品之一。該機構解釋稱:“史無前例的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可能會抑制經濟活動,并將發達經濟體2024年的增長限制在平均水平以下。再加上車輛效率的提高和遠程辦公的擴展,這將減少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購買量。”
位于奧地利維也納的歐佩克總部(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