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被譽為“科技發展的骨肉”。“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型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的特性愈發凸顯。
7月21日,北交所官網披露,江蘇科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強股份”)首發過會,或再為中國高性能特種橡膠這一新材料細分領域提供助力。
招股書顯示,科強股份主要從事高性能特種橡膠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先后獲得“江蘇省科技小巨人”、“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稱號。
2020-2022年,科強股份營收分別為2.45億元、2.79億元及2.84億元,實現穩健增長;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435.46萬元、4285.52萬元及5241.54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550.61萬元,同比增長32.30%;歸母凈利潤達1354.1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97%。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新材料產業正迎來發展窗口期。從政策來看,《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化工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指南》、《“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在近年來先后出臺。
資本市場方面,根據wind行業分類,截至7月19日,A股材料領域上市公司總數已達806家,總市值近10萬億元,規模位居第四位。西部超導(688122)、貝特瑞、吉林碳谷等多家明星新材料也在近年來先后登陸科創板、北交所,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力量為新材料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這背后,是我國在新材料領域仍存在不小的缺口。根據工信部2019年的報告顯示,新材料產業還有32%的關鍵材料處于空白狀態,需要進口關鍵新材料達52%。
在招股書中,科強股份也指出,在橡膠制品領域,我國已經發展為橡膠制品工業大國,但是在研發能力、產品結構、生產工藝、質量水平、產品綜合性能、品牌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具有高密封性、耐酸、耐氣候、耐高溫、阻燃性等特種性能橡膠制品領域,進口依賴度仍然較高。因此,我國橡膠制品行業形成了“大量傳統的、低性能產品產能過剩”和“高性能產品進口依賴度高”并存的局面。未來,我國橡膠制品在與國外橡膠制品的競爭中主要體現在高性能產品市場的競爭,發展高性能橡膠制品將是我國橡膠工業發展的長期方向。
目前,基于“精耕細分市場,并逐漸向其他細分領域拓展”和“順應產業升級趨勢,聚焦高性能、特種橡膠制品”的定位,科強股份已經形成了以主要應用于光伏、軌道交通設備、氣柜儲柜密封設備等下游應用領域的橡膠制品為主的產品結構,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向其他領域拓展。
依托技術優勢,科強股份硅膠板和車輛貫通道棚布等主營高性能橡膠產品已獲得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在行業內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和知名度,在相應的細分應用市場形成了一定影響力。
以太陽能(000591)硅膠板產品為例,科強股份旗下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各大光伏組機和組件生產商,能夠長期供貨于隆基綠能、協鑫集成(002506)、阿特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東方日升(300118)、金辰股份(603396)等國內大型光伏組機、組件生產企業,并已經銷往海外。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責任編輯: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