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漲跌互現,碳酸鋰漲超4%,滬鎳漲超1%,焦煤、純堿、棕櫚油漲近1%。跌幅方面,丁二烯橡膠(BR)跌超2%,棉花、玻璃跌近2%。
碳酸鋰期貨短期如何看待?
供應方面,3月國內碳酸鋰總產量預期為44048噸,環比增加30%,供應端仍有待復工復產。需求方面,中間生產環節2月訂單部分提前生產,預計3月訂單恢復正常,因此環比增速或較為亮眼,但實際難有明顯增量。新能源汽車方面,產銷雙雙環比放緩,庫存壓力有所緩解,2月銷售數據表現平平。供應端擾動+環保問題可能會導致價格短期內偏強,且倉單庫存近期出現連續消化,但仍有不小的庫存和遠期現貨流通量增加的壓力,關注逢高沽空機會,謹防資金擾動。(光大期貨)
下游陸續恢復開工 膠價維持震蕩反彈
國信期貨表示,周三膠價小幅震蕩運行。全球天然橡膠供應繼續處于低產季,新膠釋放壓力減小,海外產區原料供應緊張,支撐收購價格持續走高。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3年馬來西亞天然橡膠全年出口量約58萬噸,同比跌幅7.09%。近些年來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延續下滑趨勢,導致可出口量減少。一方面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樹齡進入老齡化,導致單產下滑;另一方面膠賤傷農,近些年膠價低迷,部分勞工分流至經濟收益更高的棕櫚,橡膠產量延續下滑趨勢。目前國內下游輪胎廠陸續恢復開工,伴隨訂貨會陸續開始,輪胎將迎來上半年產銷小高潮,對開工存有支撐。技術面,橡膠價格后市或維持震蕩反彈。